EXNESS外汇 汇市新闻|监管资质|外汇差价|隔夜利息

货币政策非万能药,央行对刺激措施的态度或已微妙转变

全球主要央行对于刺激政策的态度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不惜一切代价”变成“我们只能做这么多”。各大央行此前相继祭出非常规货币刺激政策,使得金融市场今年获得助力。现在金融市场再度发问,这种情形还能持续多久。

许多人认为,全球大宽松的局势即将结束,就是因为决策人士又开始谈论美联储何时将开始或者应该开始削减其买债与印钞计划,即所谓的“量化宽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人们又在担心量化宽松政策“开始结束”的一周前,大西洋两岸的经济数据均显示西方经济体依旧疲弱,而且缺乏明显的通胀压力。

因此,虽然鲜有分析师认为量化宽松的终点已经临近,但争论本身或将迫使投资者重新思考长期前景,即使投资资金流动方向不太可能出现逆转。

BNP Paribas Fortis Global Markets研究部主管Philippe Gijsels表示,美国和世界经济可能还不够强壮,因此量化宽松不会在短期内结束,但市场本身的走势非常凌厉,所以出现暂停或盘整的可能性增大,而事实上这也是合理的。

不过,如果央行正在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建议,则上述争论的基调确实已在本周发生变化。

虽 然IMF和BIS上周称赞了过去五年各国央行成功稳住了金融体系,但也详细分析了长期实施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的风险以及退出这些政策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影 响,并强调在促进经济成长和就业方面缺乏效果。IMF与BIS的共同看法是,货币政策本身或许已经达到能力极限,目前需要考虑其他改革和手段。

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卡鲁阿纳称:“如果药物没有像预期那样见效,未必是因为剂量太小,把政策焦点重新放到更加侧重于修复和改革,而不是过度使用货币政策上,这点至关重要,因为长期维持超低利率和非常规政策的相关风险平衡正在变化。”

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门副主管Karl Habermeier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其写道:“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周四(5月23日)将重返伦敦金融界,为去年7月以来的首次。他在去年7月时曾承诺将“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欧元。

这一措辞也清晰反映了全球央行推进非常规宽松政策的决心,其中包括美联储扩大购债计划以降低美国失业率以及新一届日本政府及央行的“强力”举措。

而这些央行现在可能都在评估现况。显而易见的是,即使迄今实体经济没有随着他们的计划运转,但投资者已随之起舞。

西班牙或希腊股票和欧元区银行股的总回报率自去年7月以来上升40-50%。意大利、法国和德国股票,以及西班牙和爱尔兰10年期公债的回报率均达到30%或更高。虽然这超越了美国标普500指数同期25%的涨幅,但后者已扬升至历史高位。

但与日本相比,上述表现都相形见绌,日股日经指数短短六个月飙升75%,全球从最高级到最低级主权债及公司债的债券借款利率下降,或者仍然接近历史低位。

因此,如果央行目前想调整政策思路,投资者是否也会相应地改变策略?对许多人来说,投资者资金流向的巨大转变仍不如看上去的那么投机。

今年资金流入公司债和防御型的高派息股票,仍主要是因为投资者撤离近零收益货币市场基金以寻求长期收益,而不是由价格快速上涨或资本增长所致。

央行成功地让投资者相信,绝不容忍再次发生系统性冲击或经济危机。这仍在促使资金流出上述基金。

对于全球经济本身的看法离过度乐观甚远。很多策略师认为,只有在央行真正成功地促使实体经济加快成长和信贷扩张的时候,即改变通胀和利率形势,投资者才会改变行为。

瑞士信贷的分析师表示,这是目前与量化宽松相关的“追求收益”特点——与低经济成长或经济停滞相比,经济较快成长才是更大的风险。该分析师称:“这个弱点可能会在经济成长走强的环境下暴露出来,经济成长原则上应会有利于高收益资产,但实际上却面临过度布仓问题。”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于周三(5月22日)在国会做证词陈述,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亦将在同日最新政策会议结束之后发表讲话,而即将离任的英国央行行长金恩则将于周五(5月24日)发表演说。

比特币交易网|利息政策|存入资金
Copyright © 比特币交易 Capital Markets All rights reserved.